
根据最新发布的报告,苹果公司在响应欧盟反垄断立法方面虽已做出部分调整,但在赋予用户真正浏览器选择权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该情况在网络倡导组织 Open Web Advocacy(OWA)的调查中被重点指出。
自相关法规实施以来,苹果公司首次允许欧盟地区的 iOS 用户通过侧载方式安装应用,并可将第三方浏览器设置为默认。此外,苹果还破例允许欧盟用户使用的浏览器不依赖 Safari 所采用的 WebKit 引擎,而全球其他地区依旧强制使用 Safari 内核。然而,即便这些措施已经推出超过 15 个月,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报告指出,尽管政策表面上有所放宽,但目前欧盟市场的 iPhone 用户仍无法真正使用非 WebKit 引擎的浏览器。OWA 认为,这背后是苹果公司有意设置了一系列障碍,限制了开发者推广独立浏览器的能力。
具体而言,这些障碍包括技术、法律、市场及实际操作等多个层面。在技术方面,苹果并未向开发者提供有效的测试工具和流程,使得第三方浏览器难以正常运行;在法律层面,苹果设置了苛刻且单方面主导的合同条款,对开发者形成制约;从市场角度出发,苹果不允许用户直接升级已有浏览器应用,而是必须下载一个全新的独立应用;在实际使用中,若用户在欧盟以外地区停留超过 30 天,苹果会暂停其设备上浏览器应用的更新功能。
OWA 表示,苹果采取上述做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其浏览器业务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作为苹果利润最高的产品之一,Safari 每年为其带来约 200 亿美元的搜索引擎收入,占公司年营业利润的 14-16%。每失去 1% 的 Safari 市场份额,苹果每年就可能减少 2 亿美元的营收。
综上所述,尽管苹果已在形式上对监管要求作出回应,但其实际操作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选择自由。
苹果浏览器欧盟反垄断苹果公司“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